文章编号:1001-148X(2012)12-0027-06跨国并购企业文化整合可行性研究李亚楠(南开大学商学院,天津300071)摘要:目前,涉及跨国并购企业文化整合的文献多是针对文化整合的模式进行研究,重点在于强调并购发生后的文化整合策略,而对于被并购企业是否应当并购缺乏关于文化整合可行性的研究。在对跨国并购文化冲突的研究中,学术界普遍承认国家文化、企业文化的差异是产生文化冲突的原因。本文由分析对新文化的认识过程与接受程度的逻辑关系入手,通过分析国家文化、企业文化与商业文化的关系,推导出了被并购方对并购方企业文化进行了解与接受的过程机制,旨在揭示跨国并购企业文化整合的“底线”。关键词:跨国并购;文化整合;可行性研究中图分类号:F272-05文献标识码:B一、引言市场的竞争中抢得先机。东道国的资产对我国跨国公司而言,具有超越其自身内在价值之上的更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中指出“企业的本质为特殊的策略价值,能够使得跨国公司对东道国特征是对价格机制的取代”,企业为获得更多的利的产品市场的争夺处于一个更加有利的地位,这润,必然要采取措施降低交易成本。为形成规模经种策略价值显然是新设投资所不具备的。针对我济或范围经济,企业需要进行内部或外部的扩张,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实践,许明(2010)总结了我一体化、多元化等扩张战略常常借助于并购、重组国企业跨国并购呈现出的趋势和特点:(1)并购的方式。祝九胜(2002)认为并购是合并和收购对象主要是跨国公司的部分业务,更确切地说是的合称,在跨国合并中原属两个不同国家企业的非核心业务;(2)相对来说,并购对象多为利润资产和经营被结合成一个新的法人实体称为“合较低,国际前景不是很好的业务或陷入困境的企并”,“合并”只占全球跨国并购比重约3%,而业;(3)并购对象集中于欧美、亚洲发达国家和“收购”占有绝大部分比重,其中全额收购(获得地区;(4)并购目的主要是获取核心技术、市场、100%股权)又占了一半以上。本文讨论的“跨国品牌、销售渠道等关键资源;(5)并购后整合特并购”是指获得多数股权(50%)以上的跨国收别是文化整合困难重重。购行为。虽然企业跨国并购有诸多实际的好处,但多近年来,我国积极参与全球并购,并日益成为数企业并购并不能取得预期的良好效果。在国内其中活跃的主角,并购的行为主要与企业全球发外众多的并购案例中,据资料表明有60%-80%展战略相关。UNCTAD(联合国贸发会议)(2000)的并购至少在财务上是失败的。在这些失败的案认为,跨国公司对跨国并购的偏好,一是因为跨国例中有80%以上直接或间接,起因于并购企业文并购可以获得东道国的战略性资产,如商标、特许化整合的失败。MitchellMarks指出“忽视企业文经营权、专利、专有技术以及当地的分销渠道等;化整合是60%-80%的企业合并经历缓慢痛苦的二是直接到海外去并购资产可以迅速地渗透到当死亡的主要原因”,杨贵娟(2003)认为忽视并购地的市场,这样可以在跨国公司激烈的争夺海外双方企业文化的差异、未能进行有效的文化融合收稿日期:2011-12-27作者简介:李亚楠(1981-),女,石家庄人,南开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文化。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09YJA630076。是并购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与世界范围内的数因主要在于并购方与被并购方在国家文化、商业据相比,并购中的整合、尤其是交织国家之间文化文化、及企业文化上的差异。差异的企业间的成功文化整合能力是大部分中国企业的软肋,约67%的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不成功三、新文化的认识与接受过程研究(单宝,2008)。Schein(1985)以文化的深度为标准将文化划二、跨国并购过程存在商业文化差异分为外显文化(表层)、价值体现层次(中间层)和基本假设(核心层),认为表层文化指显性的物Kluckhohn提出“文化是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质产品和行为,中间层包括价值观、行为规范和准式样的系统,既包含显性式样又包含隐性式样,它则,核心层则是对人们如何生存的基本的、隐含的具有为整个群体共享的倾向,或是在一定时期中假设。Trompenaars(1993)也给出了类似的分层,为群体的特定部分所共享”。Hofstede认为“文化外层是显性的产品,指那些可以观察到的现实情不是一种个体特征,而是具有相同的教育和生活况;中层是规范和价值观,规范明确了什么是经验的群体所共有的心理程序”,他建构了由权力“对”和什么是“错”,价值观则明确什么是化程度、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不确定性规避、男“好”和什么是“坏”;核心层是关于存在的假定,性/女性主义和长/短期取向维度所组成的国家文即关于人们如何保持生存的根本的方式。化模型,认为不同国家的历史发展轨迹,以及风格核心层是一种文化存在的基础,即考查认识迥异的文化环境,形成了各个国家不同的经济、社一种文化,是一种由浅入深的过程,即透过表层认会、政治制度,导致了不同的思维模式以及行为方识到中间层,再逐渐深入到核心层。人们总是先根式,产生多种多样的文化差异。企业跨国并购必然据显露在外的可以观察到的现实情况对于一种文会面临不同文化交汇与撞击,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化形成初步的印象,才能分析这些文化表现产生在,势必会在企业中造成文化之间的相互对立与的原因,即推断价值观的过程,只有在推断出价值相互排斥,不同性质的文化在其力量释放过程中观之后才有可能了解这种文化的基本假设。对于由于差异引起的互相冲撞和对抗的状态就是文化一种文化的认知达到了洞悉基本假设的层次,才冲突。是真正地了解了这种文化,对于这种文化与其他企业跨国并购时所面临的文化冲突,主要由文化的区别,才可能分析得全面、深刻。并购双方因国家文化差异产生的冲突,与双方企以商业文化为例,商业文化的核心层即为商业员工因为企业文化差异产生的冲突两方面构成。业文化的基本假设,它是商业活动为什么存在以目前,学者普遍认为这两种冲突可以归因于跨国及以什么方式存在的问题,它包括对商业的基本并购双方的国家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双层差态度、商人对时间的看法、商业活动与自然的关系(Kogut&Singh,1988;Very&Schweiger,2001;We-等。商业文化的中间层即价值观体系,包括商业伦beretal,1996)。Weber(1996)等认为民族文化差理中的道德问题,及对自身的定位和商业活动的距是决定企业跨国并购后整合能否成功的关键变目的。商业文化的表层包括商业礼仪、商业惯例和量,中西民族文化的巨大差异是中国企业跨国并制度、商业交往的沟通方式,以及谈判方式等等购文化整合的一个关键因素。Krefting&Frost(唐炎钊,2010)。(1985)认为企业文化的差异化程度决定了文化整在面对与自己所处的文化不同的新文化时,合的困难程度和意外事件发生的几率,组织中不人们不仅面临着对此种文化的认识过程的逐渐深同群体的价值观越相似,越有利于文化的管理和入,还伴随着对这种文化的态度变迁。因为所有人变迁。唐炎钊(2010)等认为跨国并购中的文化都生活在一定的文化之下并习以为常,在新文化差异是多重的,既有母国和东道国民族文化的差的出现之后,必然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比两异,又有并购双方企业文化的差异,还有各自商业种文化的异同,在没有感知到显著的文化表层差文化的差异,商业文化是民族文化在商业领域的异的情况下,即两种文化的表层差异不明显时,则映射,并影响到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因此,会对新文化有接受的趋势。在关键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的构造中需要将商业当表层差异较大时,人们会转向探究文化不文化也考虑进来。本文统一并引用唐炎钊的观点,同表层现象的原因,即对这种文化中间层(价值认为在跨国企业并购活动中,文化冲突形成的原观)的考查。如果发现此文化的价值观与已有文化的价值观存在有较大相似性,则不会产生较大能地达到对新文化的认同。的心理距离,且有忽略表层差异的趋势。如果在考察新文化的基本假设时发现与已有若新文化体现出的价值观也与已有文化存在文化相去甚远,便会产生相当巨大的心理距离,无较大差异,人们将进一步深入至新文化的基本假法接受、甚至否定新文化。否定一种文化的基本假设层面,即期望继续寻找产生不同价值观的原因。设实际上便是否定了这种文化存在的根基,说明如发现新文化的基本假设与已有文化相似,便会对此文化完全无法认同。综合以上分析,人们对新再做让步,悬置价值观与外在表象的不同,最大可文化的认同过程见图1。■图1对新文化的认识与接受过程四、企业文化、商业文化与国家文化的关系共同影响,使该国家的成员明显区别于企业国家的成员,也使得他们与外国文化特征明显区别开唐炎钊首先将跨国并购文化差异及整合的分来。因此,国家文化也是一个国家“个性”的体析从二维扩展到三维,提出了由民族文化、商业文现。科古特和辛格认为国家文化距离是一个国家化、企业文化和文化整合措施层面等关键影响因文化规范与其他国家文化规范之间的差别程度,素的结构模型。学术界对于“NationalCulture”普即国家文化之间的距离可以从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遍采用两种翻译方法,即“国家文化”与“民族面得到体现,两种国家文化空间距离越大,国家文文化”。本文同意曾罡(2007)的观点,也认为化的差异越大;不同国家文化所处历史发展阶段“任何现实社会都在特定的国家之中。虽然每一个国的差别越大,国家文化差异越大。家都具有自己特定的民族文化的特色,但在现实中Terpstra&David(1991)认为商业文化是在一民族文化必须在国家制度范围内或在国家文化的纷国或民族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在特定的商业形态围里表现出来,或者说国家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现实与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形成的,代表着与在一种空间”。因此,本文采用“国家文化”的提法。文化中经营的各个方面相关的准则、价值观与信Hofstede将国家文化定义为“总体心理程序”。念,向人们指出在一个社会中经营的正确的、可接林哲(2005)等认为国家文化是一个国家成员的受的方式。唐炎钊(2010)认为商业文化并不独身份认同,一个国家的成员面临共同经历、共同语立于更广泛的民族文化,而是与更普遍的国家文言和共同制度环境,从而对其价值观产生一定的化包容并指导着一个社会商业文化的发展。商业文化是对民族文化的一种反映,它根源于国家文方式、办公室布置或陌生人获得信息),价值观化,结合了特定的商业形态和产业结构而成。(通常是通过由创始人时代开始的奇闻轶事而铭记彼得斯认为“企业文化是吸取传统文化精华,下来),潜在的假定(在组织内部以及在组织外部结合当代先进管理策略,为员工构建明确的价值环境中的行为方式)共同形成的。“潜在的假定”观念和行为规范”。Schein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作即本文提到的“基本假设”,这三个层次中最里层为一个整体的社会单位在其历史进程内所学到的的基本假设来源于国家文化(Weber,1996)。东西。他将企业文化定义为是由人为因素(穿着综合以上理论,内容总结如表1所示。表1国家文化、商业文化、企业文化的三层次内容分类■如表1所示,将商业文化的核心层与国家文化把握市场机遇、确定发展战略、组织资源实施计划的核心层做一对比,在同一国家中对待商业的基等,没有一个步骤不需要商业环境的支持。所以,本态度来源于对人性的基本认知,如何认识商业企业顺应当地的商业文化就显得至关重要。活动与自然的关系来源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态度,一国国民的时间观念与思维方式具有稳定性,在国家文化与商业文化中的表现相同。由此可以推断出一国或一地区的商业文化从属于国家文化,商业文化是国家文化在商业领域的映射。从群体范围来看,国家文化的涵盖范围在于整个国家的国民,体现在国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商业文化只涵盖该国进行商业活动的群体,是国■家文化的子集,而企业文化涵盖的人群只集中在单个企业中。Schein(1989)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图2国家文化、商业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在解决外部生存适应问题和内部结合问题过程中更进一步地,企业在制定发展企业文化之初,学习形成的。这表明了企业文化的目的性,即为了企业家必然从当地商业文化出发来制定本企业的使得企业组织成员更好地解决企业组织遇到的各企业文化,不仅因为企业这个小的群体是包含在种问题的氛围与风气。整个商业环境组织群之中的,另一个原因是此企企业想要生存发展就不能不与外界进行信息业还要和同处本地商业环境中的其他企业进行信与能量的交换,这个外界就是一国的商业环境。企息、资源的交换,而商业文化即是整个商业群组遵业要与整个的商业环境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循的“共同惯例”。由此可见,从包含的人群范围大小及携带同源信息量的多寡方面可以推断,企方对于并购方所在国的国家文化也不能够认同,业文化是商业文化的子集,国家文化、商业文化、则文化整合基本不具有可行性,成功率约为零。即企业文化的关系如图2所示。无论如何提供修改企业文化的可能性,被并购企五、关于文化元素的认识与接受过程业都不能接受。此处推论有一个前提,就是并购企业无法放弃其国家文化。跨国并购文化整合的难易程度取决于被并购Laurent(1986)认为企业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可企业对于并购企业的企业文化的认同度,当被并以修正Schein(1985)模型的第一层和第二层,即购企业较为认同并购企业的企业文化时,文化整行为层面、物质层面和信仰、价值观层面,却不能合的阻力最小,成功率最高。当并购企业较为不认对第三层,即最深层的根本假设产生影响,而这种同并购企业的企业文化时,会转向对并购企业所根本假设就产生于国家文化。Laurent(1983)还发在国的商业文化的考查,如果对于所在国商业文现在一个单一的跨国公司内部,文化差异和多个化基本能够认同,则并购方可以在本国商业文化跨国公司之间的文化差异比较,在单一的跨国公的范畴内修改本企业的企业文化,多发挥被并购司内部的文化差异更为明显。受到Laurent观点的方认同的内容,抑制不被认同的方面,最终达到被影响,Schneider(1988)研究后认为在面对强组织并购企业对于整合后企业文化的认同。文化时,国家文化可能起到更为强大的影响作用。如果被并购方对于并购方所在国的商业文化在追求文化一致的压力下,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也存在较大质疑、不能认同,则需要继续深入考査可能会产生重新确定自己身份和“自治”的需要,并购方所在国的国家文化;如果基本能够认同,则从而使得不同国家文化之间更像是“镶嵌在一起并购方可以尽量在本国国家文化的范畴内进行企的板块”,而不是“文化熔炉”。即在企业生活层业文化整合,可以突破本国商业文化的限制向被面,人们相处的“底线”是保留各自的国家文化。并购企业能够接受的方向靠拢,最终制定出被并综合上述分析,被并购方对并购方文化元素购方能够接受的企业文化整合目标。如果被并购认识与接受的过程如图3所示。■注:图示中标明的“接受”指完成了对于某种文化的由浅入深的认知过程,对这种文化的基本假设、价值观体系图3被并购方对并购方文化元素认识与接受过程研究以及行为与物化行为均能够做出全面、深刻的评判,并能够产生较高的认同感。
珍哌宠物还为您提供以下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解决方案探究目录
本文主要探讨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文化整合解决方案,首先从研究背景出发,深入剖析其历史、现状及实践中的挑战,以及理论反思和并购动机,明确研究的重要性和目标。第一章概述了项目背景,指出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特殊性,以及这种并购对实践和理论的双重影响。项目提出了明确的研究目标,包括构建...
企业并购与文化整合探究
[3]而选择什么类型的文化整合模式,是企业并购后进行文化整合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因为不同类型的文化整合模式,意味着不同程度的文化冲突,决定了企业并购整合后不同的控制范围和经营模式,进而决定了并购成功的可能性。 二、跨国并购文化整合模式研究回顾 berry(1982,1984)是较早提出企业并购文化整合模式的学者,他认为购并...
并购整合其中企业文化整合的战略考虑。
仅仅只针对A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了调研和分析,并没有考虑到地域文化、行业文化、企业文化给二者之间的整合将带来的问题,更没有考虑如何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因此在并购后一直到现在因为种种文化、理念上的冲突使得当时的行业龙头企业人员流失严重,目前正处于被竞争对手远远抛在身后的尴尬境地,甚至在去年还一度...
如何解决跨国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问题
如何解决跨国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问题 跨国并购有三种情况需要不同的人力资源整合策略: 1、被并购企业文化强于收购企业,需要高度评价和学习被并购企业的人才和员工; 2、被并购企业文化意识和环境一般,有待提升和改善,需要将收购企业的优秀文化逐步灌输并购企业的同时,视情况对人员进行必要的调整;...
跨国并购文化整合对策与国内并购文化整合对策有什么区别
五是财务基础管理特别是财务信息化的基础十分薄弱。华源外部主要依靠高额银行贷款投入,内部又无法实现管理、财务与运营的协同效应,无法获得稳定的现金流入,经营和财务风险日益加大,最终使资金链断裂,从而导致整个集团的倒塌。三、华源并购引发的思考1、政府对国有企业并购应给予必要的政策指导和监管在华源...
跨国并购中文化渗透模式包括哪些
并购公司。渗透式也称为融合式文化整合模式是一种文化融合创新模式,它是指并购公司文化与被,并购公司当地文化及其原有的企业文化势均力敌,行的有机相容,有一个渐进式的过程,并在逐渐融合之中创新出新的企业文化。
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的机遇和挑战
我国500强企业,特别是已经从事海外投资的企业,要全面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在并购与联盟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突出核心竞争力,科学制定全球化经营发展战略;在公司经营层面要加强资本运作,提升品牌效应,重视文化整合,进而加速创建我国自己的跨国公司。跨国并购四点忠告 企业进行兼并仅是扩张...
企业跨国并购中的风险管理
郭奕超(2007)把我国跨国并购所面临的风险归为政治风险、法律风险、财务风险、信息不对称风险、文化整合风险等。叶建木,王洪运(2004)将跨国并购风险分为并购决策风险、融资风险、并购整合风险等。由此看来,大部分研究跨国并购的学者都认为跨国并购进行以后,跨国并购企业还存在着资源整合方面的风险。 Admit和Schoemaker(1993...
什么是企业文化整合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整体团队所认同并遵守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行为规范的总称。跨国并购的企业文化整合实质上是并购双方(或多方)重新组合时,将企业间不同文化倾向或文化因素合理结合为一个有机整体的过程。企业的文化整合包括物质文化整合、行为...
全球经济与文化互动的发展趋势,对中国企业发展的影响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如果跨国公司不能进行文化的整合,那么它就不可能在全球范围内的多种文化中生存下来,也不可能取得辉煌的业绩。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道德传统、生活环境、物质与精神追求等都是不一样的,对于跨国并购的中国企业而言,如何进行文化融合是一个课题,全球化文化融合包括两方面的...